近日,淮阳法院刘振屯法庭经过三天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不仅切实优化了营商环境,法官的公正高效和兼顾各方利益的做法更是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在协议书上签字之后,原告孙某某连连感叹:没想到你们淮阳法院办案效率这么高!没想到法官你做调解工作这么有耐心!
原告孙某某与被告韩某某于2022年3月7日签订了方木模板供货合同,并在合同中对其他事项进行了约定。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被告的要求送货至指定地点,后经结算被告下欠原告204165元货款及10000元利息一直未支付,原告依法起诉。
该案立案后,主审法官卢金启详细查阅了原告初步提供的证据材料,认为该案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优化营商环境又是法院的中心工作之一,应该从快从优办理,且该案具有调解基础,如果能够调解结案,能最大限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鉴于此,主审法官于当日与被告电话联系,详细了解合同履行情况,并询问被告是否有调解意愿。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主审法官立即与原告联系,询问调解方案,然后反馈给被告。
该案在调解过程中,一波三折,由于原告法律知识缺乏,双方的争执点不断变化,往往是一个问题达成一致了,一方当事人又反悔了。等到这个问题解决了,下一个分歧点又出现了。主审法官很是头疼,但考虑到双方以前合作多次且合作关系良好,双方又都经营有企业,调解结案不但能快速化解矛盾,也能避免因判决书上网造成企业信誉受损等情况。主审法官迅速转换思路,厘清并归纳了该案的主要争执焦点。
争执焦点确定后,主审法官再次联系双方当事人,对争执焦点逐一耐心回答当事人的疑惑,释明法律的相关规定。经过两天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双方当事人终于就调解方案达成一致意见。鉴于二被告均在外地工地忙碌,到法庭调解不但会花费路费,还会耗费大量时间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卢金启法官决定采取“云上庭审”调解模式,组织当事人完成对调解协议的确认及签字等工作。
至此,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通过主审法官锲而不舍的努力,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反复调解后,双方最终就赔偿金额和履行时间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皆大欢喜,此案得以圆满解决。
从案件受理到调解结案,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而且在“过山车”般的调解过程中,主审法官依然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和清醒的判断力,才促成了双方当事人的握手言和,才出现了本文开头原告孙某某发出的“两个没想到”的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