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经过办案法官充分的释法说理,耐心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线上达成和解。
原告范某系从事酒类销售工作,被告苏某曾多次从原告处进酒并对外销售。2018年9月25日,双方之间进行结算,苏某欠付范某货款12000元,并出具欠条一张。范某因多次催收无果,遂诉至法院。
办案法官张义林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经济秩序为原则,在收到案件后,立刻联系原、被告了解基本情况。最初,被告苏某不承认欠款事实,后又以还过款项为由抗辩原告诉求。办案法官遂按照程序要求,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线上开庭传票。线上开庭当天,办案法官根据范某提交证据,向苏某充分阐释了《民法典》的法律规定,并告知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不利后果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释法明理,苏某承认欠款事实,并同意还款。最终经原告范某同意,被告苏某自愿还款5000元,剩余货款以每月还款1000元的标准向原告支付。
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均表示满意,原告范某更是感慨:“我们的法院是为民服务的法院,这笔货款拖了好几年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而且通过线上开庭的方式,都不用到现场就给解决了,效率真快,谢谢法官!”
妥善解决买卖合同纠纷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任务,利用现代智慧法院体系,进行云审判,能够确实提高买卖合同纠纷解决的效率。淮阳区法院将不断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进一步发挥数据价值,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进一步节约诉讼司法资源,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法治社会建设,保障和谐和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