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以案释法】说好的工资咋就不给了?法官巧解追“薪”案

发布时间:2025-04-10 08:15:52



4月8日,淮阳区人民法院郑集法庭通过“面对面+背对背”调解,仅用两天便化解了一起餐饮行业欠薪纠纷案,既守住了劳动者的“钱袋子”,又保住了小微企业的“活水源”,生动诠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023年6月,老王到刘某经营的某餐馆担任厨师,双方口头约定月工资6000元,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前期刘某一直按月支付工资。

自2024年5月起,刘某以“店面盈利不好”、“客源不稳定”等理由拖延支付工资,经反复催要后仍余5500元尚未支付,老王无奈之下,向淮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承办法官接手案件后,认真梳理案情,了解到双方矛盾争议不大,刘某认可欠薪的事实,但餐馆现金流紧张,短期内无力全额支付。为妥善化解纠纷,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你们因为一点小事拉扯了这么久,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钱没要到不说,还给自己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多不划算啊,坐下来好好谈谈才能解决问题。”

最终,法官提出的“阶梯式分期履行”方案得到双方认可。刘某承诺于2025年4月至6月,每月30日前分别支付2000元、2000元、1500元,老王表示同意,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

法官提醒劳动关系要“立字为据”,口头约定风险大,用工关系要“留痕”。本案中老王仅凭微信聊天片段证明工资标准,存在一定证据风险。

劳动者入职时应要求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岗位、薪酬、支付方式等核心条款,切记即使没签合同,也要通过微信、录音等方式固定工资约定证据,要注意保存工资条、考勤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形成银行流水+书面凭证+电子证据的完整证据链。

在此,法官也提醒各位经营者,诚信履约是根本,遇困协商是良策,莫让小纠纷拖成大矛盾。

责任编辑:滕孝忠    


关闭窗口

您是第 745576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