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人民法院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着眼于改善、保护民生民权两大目标,创新司法为民机制,加强服务力度,积极服务三农,惠及辖区百姓。
一是干警包村到位。围绕大局工作,落实党委决策。实行一村一警,一村一册,一警一档,深入开展“百名干警包村创平安”活动,做到工作有日志、有月报,季度检查,年终总结。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担负行政村法制宣传职责,开展普法宣传,做好民调帮教,维护社会治安。重点关注所包村有犯罪倾向和不稳定因素的人和事,做到早排查、早解决,使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警民联系卡,让群众及时与干警取得联系,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 政法工作的满意度。
二是送法进村到位。开展法律进村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向群众发放各种内容实用、通俗易懂、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向群众传授如何在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时取得有效凭证,防范假冒伪劣产品和坑蒙拐骗,如何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等实用性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三是调解工作到位。注重发挥调解在处理涉农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能调则调、应调尽调,及时妥善处理好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多发性涉农案件。积极推进诉调对接工作,让人民调解员、村干部、当事人亲属等人员参与涉农纠纷调解,完善涉农案件多元化调解机制,确保案结事了,息诉息访。
四是便民措施到位。为涉农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案件审批手续。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受理、尽快开庭、迅速结案,最大程度缩短办案周期,减轻群众诉累。规范巡回审判活动开展,积极探索各种符合基层农村特点的办案模式,开庭到农民家中、田间地头,让司法走近基层、贴近民心、彰显司法关怀,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