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人民法院在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为民司法主题,完善五项机制,倾力服务民生。
完善涉诉信访长效机制。强化“院长值班接访制”、“法官走企业进乡村下访制”,定期开展涉诉案件的排查化解工作,对有重大涉诉隐患的案件及时上报。根据当事人个性特点、心理状态,提出的要求等,建立预警报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对涉诉信访中反映出来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可能越级上访的案件,力争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
完善民生案件专办机制。始终坚持对涉及民生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对涉及弱势群体案件,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案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医疗纠纷等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院长包案,挂牌督办,合议处理”的机制,促使其及时有效化解。
完善司法救助机制。对生活有困难的案件当事人,依法实行缓交、减交和免交诉讼费用,及时启动诉讼程序,切实加强对刑事案件被害人、生活特别困难的案件当事人的救助工作。为当事人做好诉讼风险提示,提供诉讼知识咨询,指导当事人举证等服务,引导当事人选择最为合理的纠纷解决方式,间接地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完善调解机制。积极引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以及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多种调解力量,充分借助社会法官和人民陪审团力量,构建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实行“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判后调解”相结合,加大调解力度,将调解工作贯穿到案件的始末。
完善司法便民机制。注重立案信访服务大厅建设,实行诉讼引导、法律咨询、信访服务、立案、诉前调解、收转材料、判后答疑、案件查询、司法救助、信访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加强巡回审判和假日法庭工作,把审判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