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淮阳县法院始终坚持为民司法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发布时间:2012-01-16 08:31:11


    淮阳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服务大局,为民司法”主题,以“四个重在”为实践要领,借助“人民法官为人民”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为民司法意识、履行为民司法职责、拓宽为民司法渠道、巩固为民司法效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着力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

    一是深化为民司法意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民生民心,坚持把以人为本、公正司法的理念贯穿法院工作始终,把“人民”二字放在突出位置。在司法实践工作中,既注重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又注重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现实利益。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对人民的尊重,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刑事审判严打击保平安、民事审判抓和解促双赢、行政审判抓协调促和谐、执行工作强攻坚重效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依法依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弘扬正义正气。

    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为民司法机制。牢固树立“为民司法”宗旨,办好为民“十件实事”。以开展“审判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推进审判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案件质量。认真审理好涉及民生案件、解决好涉诉信访问题、保障好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真正实现司法为了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坚持“调解优先、能调不判”原则,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加大“巡回审判”力度,深入到基层群众,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拓宽司法救助范围,最大限度地为困难群众分忧解难,让困难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让合理诉求群众打得赢官司。加大涉诉信访处理力度,切实解决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法院。以开展“大走访”、“大回访”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加强立案信访服务窗口建设,将立案庭改建成多功能立案信访接待大厅,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三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扩大为民司法效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主动参与、提前介入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通过以案说法、普法讲座等有效形式,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做到“审理一案、解决一串、教育一片”,努力实现审判社会效果的最大化。加强和改进司法建议工作,密切关注社会管理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就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劳动就业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妥善审理民生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对涉农案件、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依法优先保护。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严惩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依法调处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人身财产权利。拓展司法服务平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宣扬法律正义,弘扬社会正气。对裁判文书实行上网,对案件实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接受公众查询和监督。开通民意沟通专用邮箱和法院官方微博,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扩大为民司法效果。

    四是全面提升干警素质,打牢为民司法基础。以“重教、严管、厚爱”为指针,把队伍建设作为“龙头”来抓,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为民司法打牢基础。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打牢公正廉洁执法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引导干警深化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同,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端正司法理念、改进司法作风、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把司法为民根本宗旨落实到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和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推进司法公开,强化外部监督,约束法官行为。叫响“人人都是法院窗口、个个代表法院形象”口号,抓好对人、对事、对案的监督管理。深入贯彻《廉政准则》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突出抓好审判、执行等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坚持从严治院,一岗双责,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坚持不懈抓好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教育和引导法官“守住底线、不踩红线”,确保司法廉洁,提升司法公信力。

责任编辑:l    

文章出处:淮阳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7467202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